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花朝节,来博物馆看宋朝人的花器

花朝节,来博物馆看宋朝人的花器

2024-06-29 19:25:55 [综合] 来源:南京同城交友网

  杭州德寿宫遗址出土的花朝节龙泉窑青釉六方七管占景盆。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一件正六边形的博物花盆,釉色青翠莹润。宋朝盆中塑有7根用于插花的花器直管,管底开有小孔,花朝节能引入盆内的博物清水滋润花朵。“折枝入瓶——宋人的宋朝花事与瓶赏”展览正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展出,南宋龙泉窑青釉六方七管占景盆无疑是花器一大亮点。

  这件宋代著名花器出土于杭州德寿宫遗址。花朝节2001年至2020年,博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德寿宫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宋朝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花器

  “占景盆解决了花‘站’起来的花朝节问题。”展览学术顾问、博物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说,宋朝占景盆最早出现于五代,制作灵感来自烛台,造型简洁,展现出东方审美的优雅,兼具实用功能。“不过,后来它逐渐被功能更好的花器取代。”

  展览主持单位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主办单位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和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展出以宋代器物为主的花器精品70余件,分设“南宋的花事与花赏”“宋代花器的种类与造型”“瓶花观赏场景的组合陈列”等三大单元。

  “折枝入瓶——宋人的花事与瓶赏”展览。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展览举办期间,正值花朝节。宋代的《梦粱录》里就有“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的记载。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但是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有所不同。浙江地区的花朝节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按公历算,今年是3月24日。胡利红说,在宋代,民间又称花朝节为“扑蝶会”,文人雅士则称其为“壶蝶会”“万花会”等。

  “在宋代,随着高坐具的发展,在瓶中插花以供欣赏的生活方式逐渐得到普及。而花卉种植的规模化、商品化趋势是宋代瓶花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展览总策划、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研究馆员方忆说,南宋都城临安当时就有非常兴盛的花卉生产和交易基地,花农还开发出了类似温室栽培的养花技术和精湛的嫁接技艺。

  宋代花器按照材质区分有陶瓷、铜、金银、玉、水晶、玻璃和竹木等,按器型分则有壶、觚、尊、罍、罐、钵、盆、罂等。瓶则是对各类立式花器的总称,铜瓶与瓷瓶是当时花瓶的主流。

  龙泉窑粉青釉瓷觚。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件出土于元代窖藏的龙泉窑粉青釉瓷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江升说,这件瓷觚内部有铜胆,铜元素有助于花的保质,而铜胆分量重可以降低瓷觚的重心。这也是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带金属胆的瓷花瓶。(记者冯源)

【纠错】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欧洲杯最烂队回国遭肢解,总统震怒!主帅被炒,高管大面积辞职!

    欧洲杯最烂队回国遭肢解,总统震怒!主帅被炒,高管大面积辞职! 塞尔维亚被嘲讽为本届欧洲杯表现最烂的球队,他们3场比赛2平1负,只进1球丢2球,小组垫底出局。而在回国后,这支球队几乎解体,因为他们国家的总统很生气!欧洲杯开始前,塞尔维亚还是被寄予一定的希望。没想到 ...[详细]
  • 未来已来!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 感受数字新生活

    未来已来!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 感受数字新生活   央视网消息: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8日在浙江乌镇开幕。那么,本届峰会上又有哪些新技术新应用来到我们的身边呢?下面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现场看看。  总台记者冯小洁:通过这样一款智能AI ...[详细]
  • 焦点访谈: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何应对

    焦点访谈: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何应对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近段时间,一些地方的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数量有所增加,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据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多发于秋冬季,在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病例。 ...[详细]
  •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李 蕊  菜棚里,老徐推着起垄机,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地走。“哗啦啦”,机器过处,泥土翻滚,垄道成行。  老徐名叫徐俊贵 ...[详细]
  • 难忘旅程 精彩连连

    难忘旅程 精彩连连   图:难忘旅程 精彩连连  李卓锋 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  这是一个难忘的旅程,马不停蹄地走访各地,深入了解国情,实在令我大开眼界,同时也发现记者的辛劳实不足为外人道,意义非凡。  蔡乔恩 香港都会大 ...[详细]
  •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李 蕊  菜棚里,老徐推着起垄机,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地走。“哗啦啦”,机器过处,泥土翻滚,垄道成行。  老徐名叫徐俊贵 ...[详细]
  • 河北邢台任泽区:畅通新渠道 用心解难题

    河北邢台任泽区:畅通新渠道 用心解难题   本报石家庄11月9日电记者史自强)“没想到动动手指,就能化解咱的烦心事、操心事,还有专人指导,真是方便、快捷、管用!”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群众工作中心,记者看到,当地居民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通 ...[详细]
  • 沈白高铁并入沈阳北站第二阶段转线施工全面展开

    沈白高铁并入沈阳北站第二阶段转线施工全面展开   中新网沈阳11月16日电 (记者于海洋)11月15日1时50分,随着施工封锁命令下达,标志着沈阳至长白山高铁(以下简称“沈白高铁”)并入沈阳北站第二阶段转线施工全面展开。  为满足沈白高铁控制性工 ...[详细]
  • 王阳亮相白玉兰颁奖典礼:西装革履,神采奕奕

    王阳亮相白玉兰颁奖典礼:西装革履,神采奕奕 在今晚举行的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上,著名演员王阳以一身笔挺的西装亮相,精气神十足,成为了红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尽管近期他一直在忙碌于新戏的拍摄,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他依然保持着极佳的状态 ...[详细]
  • 总投资3.2亿元 新疆喀什氢能产业首批项目开工

    总投资3.2亿元 新疆喀什氢能产业首批项目开工   11月15日,新疆喀什地区首批光伏电解水制加氢一体示范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巴楚县举行,此举为喀什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标志着喀什地区在构建氢能源产业链发展格局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详细]
热点阅读